避风塘奶茶店加盟网(避风塘奶茶店加盟条件)

发布时间:

最近,不管是刷朋友圈还是微博,到处是奶茶店加盟信息:“低成本进入,享高昂利润,无忧就能成功创业。”文案看着挺吸引人的,也给了想要赚钱的人不少希望。

而心思缜密的杭州市民梁先生这几天也在网上意外发现,同时有三家一点点奶茶门店发布转让的消息。

整个行业,迎来了一轮真正的品质升级,红餐网在2020年8月公布了《2020中国茶饮十大品牌榜》,新式茶饮品牌占了6席。

奶茶店创业两年,至今未收回成本

喝了周董的同款奶茶,就仿佛拥有了他的同款人生

作为杭州奶茶界的前辈,张璘麟一路看到了如今开遍杭州大街小巷的奶茶店花样翻新。“像喜茶、奈雪的茶这种背后有资本助推,真的,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资本的力量。”

她透露,奶茶行业利润比较高、回本周期快,同时风险也很大。成本主要来自于两部分,一部分是交给加盟公司的钱,包括:加盟费、管理费、设备费、物料费、培训费等,普通的品牌一般在20到30万元左右。另一部分来自于店铺本身,包括租金、转让费、押金等,从几万到几十万元都有可能。

茶饮配方难以形成专利,一个爆款推出后整个行业都会纷纷效仿。新式茶饮在配方上淡化了茶的味道,加入其他配料加工混合后,普通顾客尝不出很大差别,靠产品很难形成长久的竞争力。

菜品上,大多是以柠檬茶、叉烧饭、菠萝包、漏奶华、炒牛河为主,选择虽不多,但明显经过了精致的设计,外观十分诱人上相。

没想到,在一片哀鸿和“比烂”中,贡茶竟然好评如潮。贡茶赶紧抓住机遇,招揽加盟商的步伐,布局华东华南地区,并开设了1500多家门店。其中较为出名的加盟品牌有四云奶盖(漾漾好)、禧御贡茶、御可贡茶、喜年贡茶等。

资金方面,现在真的不是一个十几二十万就可以开一个店的年代了,从位置到装修,想做出品质,资金要求越来越高了。

彼时,台湾奶茶业已经发展的风生水起,各种奶茶品牌层出不穷。黄普光意识到,在台湾奶茶业已经开始出现饱和的情况下,开辟新的市场已经迫在眉睫。

原创奶茶店,能省去加盟费,但由于缺少品牌效应,取胜的关键在于口味和品质。云南民族大学的原创奶茶店主杨洋(化名)介绍:“为了使自己的产品独具口味,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奶茶的配方,前后试了一百多次才找到方向。像蛋糕奶茶、泰式红拉茶是我的独家秘方茶饮。”她还注重茶饮的口感和消费者的健康,利用鲜榨的果汁,加入蜂蜜水。

事情是这样的,台湾卫生局在对市场在售食品产品监测时,发现康富公司益生菌粉末中含有塑化剂(DEHP),且浓度高达600ppm(百万分之一)。DEHP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产品添加剂,对人体有巨大毒害作用,一般不用于食品加工。经过追查,发现源头来自台湾昱伸公司供应的起云剂。

逅唐茶业创始人 韩刚

△ 避风塘店面实图

代表品牌:茶风暴、茶桔便、黑泷堂、街客、蜜果、果麦

它们成长于大陆,设备更专业,配料更新鲜,开始通过口感、健康、时尚切入市场,吸引年轻消费者。

△ 鹿途实体门店

我店在哪,生意每天赚5万还是赚50,跟你有关系吗?你只要知道这一行有人开好了,也有人开倒了,我的店不能代表奶茶行业。做什么生意都有风险,因为投资本身就是一种风险。如果你想开一个店,只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就可以,而不是看别人开的好你就开,别人开不好你也不开了。

开店心得:

影响价格因素多 特色奶茶赢空间

“常规的需求我们依旧要做好,除此之外还得找出自己与其他品牌的不同,并做到最大化,这是一个修炼内功的过程。”黄小舟说道。

奶茶行业似乎有点死灰复燃的迹象,街头巷尾又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奶茶店,只不过这一次热卖单品从调味珍珠奶茶变成了奶盖茶。

△ 躺着也能发财,想想就开心

开店一年赚的钱又耗进去了

那一年,台商黄普光决定在北京开一家正宗的台式奶茶店。

单店净利润高达30%,盈利仍很难

小地方的奶茶店竞争已经很激烈了,县里一个新开的商场,招商经理说报名开奶茶店的,已经有100多家了。旁边一个商场里的中庭,有个20平的位置,房租都涨到4万了。

开店心得:

△九龙冰室

为了降低成本,提升运营效率,小料中还经常被加入大量的香精、色素、防腐剂,品质参差不齐,甚至不少商家直接用砂糖代替黑糖,牟取暴利。

回首三十年,从珍珠奶茶、粉末奶茶,再到果茶和新中式奶茶,每个时期都有一群勇士杀入,然后在烈血中进化。一批批奶茶匠人,一次次迭代升级,为一代消费者献上这个时代的最佳味蕾。

开店从早忙到晚,九点多关门后自己还要盘账,打扫卫生,没有时间休息,真的闲下来了,心慌的很,根本没心情看剧刷朋友圈的,满脑子都是想着怎么多卖点。

4

一线声音,店主李洁:

资本背后

躺着也能发财,想想就开心

开店心得:

黄小舟说道:“今天很多人都说要做小而美的餐厅,我们10年前瞄准了这样的概念。例如,九龙冰室会将餐厅的面积控制在在120-160平米之间。产品上基于粉面、烘焙、烧腊、点心等品类,每种仅选出几样精品并作出改良,以此完成菜单升级。”

而新中式茶饮的升级,同时具备了娱乐和社交属性,满足了中产阶级对生活品质的追求。

养店前2年

随着老字号品牌的持续加码,内地茶餐厅市场再迎高潮。据《中国粤菜产业发展报告》,截止2017年,全国茶餐厅总量已近8000家。其中,连锁品牌主要集中在香港输出和上海源起。

一个浩荡的奶茶时代,正在滚滚向前,当年在小卖铺门口排队买廉价奶茶的中小学生,长大后终于成了行业最牢固的基石。

对于老字号们的困局,业界近来讨论甚广。新发烧腊总经理郑志伟便直言评价:“衰落的问题早就有了,巨头也开始沦陷是一个新的标志。”

以翠华为例,按照公司上市期的表态,其曾计划在2015年的内地市场扩张至30家门店、到2017年扩张至80家。可截止2015年3月底,翠华于内地门店仅为19家,2019年3月底为35家。期间,翠华控股还经历卖身风波、高管纷争等重要转折。